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給特首的建議信

 特首閣下:

首先,本人要多謝 閣下這幾年來的辛勞,香港有幸得到祖國的大力支持,終於在香港落實國安法,使香港亂局得以收斂及走向正軌,這是值得欣慰的!

香港本來是一個宜居及進步的城市,今天竟墜落至一只知高舉個人自由與福利而忽視社會存廢的浮誇社會,很多市民輕視中國作為祖國之實,一眾所謂泛民人士更無視社會需要互諒互讓的重要性,險些把香港逼上不歸之路!令人慨嘆!

香港在過去年多時間,先有內患﹝如暴亂抗爭﹞,後有外憂﹝如新冠進襲﹞!真是令人唏噓呀!東方之珠已蒙塵,失卻了原來的光輝,或與欠缺歸屬感和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又適逢時下的流行高舉個人自由和權利,加上一些有心人在煽惑人心所至。

特首閣下,面對大家努力去抗衡新冠疫情的處境下,本人不遲愚昧,想向 閣下作出以下建議:

1) 新冠病毒給人很狡滑的感覺,因為牠感染力強,而且有不少隱性患者(asymptomatic carriers)存在,有點防不勝防的處境,所以這是一個「敵暗我明」的格局。

2) 因為敵暗我明,唯有靠廣設防線和線眼來作回應,實際上,政府應收集一切相關的大數據來監察疫情之發展配以統計等數學技術來分析、了解以至預測疫情走勢及其傳染途徑,好作未雨綢繆,望能避過疫情失控及因疏忽而導致之爆發。

3) 政府應有轉危為機的態度,在抗疫滅菌﹝病毒﹞的同時,應主動聯繫及統籌檢測、防疫及根治的工作和措施;例如應設立一抗疫聯絡中心,大力支持本地的疫苗研發工作等等。

俗語有云:「前事不亡,後事之師」,基於今天人類科技尚未能準確預測未來,所以歷史﹝例如2003年沙士疫情﹞是我們面對挑戰的合理參考,配以專業及專家們的相關研究心得,或者可以發展出一具有科學﹝特別是統計﹞基礎及有效遏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工具,政府提出張馳有度的方針是好的,但最好能為此方針提供一簡明合理的指標,以便市民大眾容易跟從,從商者更可按相關之指標而制訂相關經營之收放之法等等…。

俗語又說:「異曲同工」,容我舉例說明一下相關意思,股市有所謂短、中、長期走勢圖﹝如10天、20天及50天平均股值走勢﹞,不知政府能類似地以7{7天大概是個案潛伏期,也是防疫措施的週期}14天及49天疫情個案移動平均值(moving averages)來估算疫情之走勢,這個當然是初步估算,因這都是事後分析而非預測。說到預測便離不開數學模擬(mathematical modelling)了,例如港大預測新冠肺炎傳播規,當然,模擬統計不能百分百地準確,但卻是一個合理的預測工具加以核實(validation)及修正(correction)後,應能達至適用及可靠之效果。

若政府能帶頭鼓勵、統籌及引導相關之研究,相信必能發展出一套有合理準確度的工具來規劃張弛有度的具體指標及應用敬希 閣下考慮鄙人這一個建議;又可參考現時政府的緊急應變系統之設立和作用,當然,科研不是香港政府的核心工作,但天文台有超級電腦,統計處亦有統計專才,應該可以在統籌以至協助制訂張弛有度之指標工作上作出較多貢獻。事實上,天文台對颱風之監測及預測工作,性質上與監測疫情發展有相類之處,例如都要使用大數據﹝制訂天氣圖是一例﹞及數學模擬(如預測颱風路徑)等技術,配以相關知識﹝如天文及水文現象﹞來作出應對。至於具體架構及組合,市民便要倚靠政府的決策了。

此外,創新及科技局理應推展相關手機(電腦)程式來協助追蹤病源及其散播途徑,又可與其他部門或專業機構合作定期採集市民之意見及回應,務求做到早發現,早診治和早預防﹝3早策略﹞的工作。順帶一提,政府早前的新冠全民自願檢測結果,陽性個案比率約為0.002% (32/1783232)這個指標帶有重要意義,即:

1.   按比例推算,全港當時約有135名隱性帶菌者﹝即7,520,800 0.002%

2.  對比當時為四類高危人士免費檢測得出陽性個案的比率0.03%,引證了政府針對高危人士的檢測安排,是推行3早策略的合理和有效措施。

3.  只要有關當局定期作出類似的採樣檢測,則不難累積經驗,得到更精準的相關統計量statistic和其變化特徵﹝如標準差及標準分數(z-score)等﹞,按統計學原理,這些數值能協助大家對疫情實況作出合理的評估和預測。

只要有關當局下定決心,總能找到一個既科學化又有效適用的方法來監察及預防疫情蔓延,並能為3早策略提供有效的指標和方案。就算短期未如理想,但類似的檢測、研究和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因為如2003年之沙士,類似之病毒或可大流行的傳染病害大概不會止於新冠,另一個新的品種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正如人類歷史中的重大自然災害一般﹝如地震、火山爆發等﹞,所以早作預防和研究,對於香港以至世界都是重要的,否則在類似禍害兵臨城下時,便容易被弄至措手不及了!推行之法,不離知人善用及對市民之鼓勵導引﹝如優化現行之採樣及預約安排等﹞。

未雨綢繆總勝臨渴掘井,就醫治方案及措施而言,我建議 閣下應強化相關專業界別之交流和合作,即多向國內相關專家取經,亦應推動本港各大學、醫護界﹝包括中醫﹞之合作和協調治病方案,正是他山之石,可以供玉,亦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樣一來,不單只強化本港面對新冠疫情之挑戰,更會造就他日面對類似病害之應對能力和彈性!

特首閣下,20196月開始的抗爭事件,其劇烈情度,不只出人意表,更是把香港殺個措手不及!當中的複雜性,亦有敵暗我明的味道,實在可悲可哀,因為我相信大多香港人都是希望香港安定繁榮,讓大家可以香港為家,安居樂業抗爭運動背後明顯涉及一些深層次矛盾,表面看來可能跟貧富懸殊、房價颷升如脫野馬,青年人對現況的不滿、本地工作、家庭及居住的壓力等等應是一些基本的因素,加上外來勢力,如美國及台灣﹝他們明顯地介入﹞插手香港事務,都是火上加油的黑手!作為市民,我盼望政府能注意及看重這些問題,以先易後難及循序漸進地解決當中的矛盾,好將香港帶回穩健和諧的光景

所謂治標不如治本,政府實應理順現時存在法律界、教育界及社運界等的問題,好從根本上治理香港,還我們安定、和諧及互讓互諒的環境。以法治而言,香港以基本法為本,雖行普通法,當中根基卻不應錯誤地寄託在外來之終審法官身上,因為他們主要效忠的對象乃是他們的原居地國家﹝這是合情合理的﹞,強要他們擁護基本法,實有勉為其難之嫌,加上現在中美抗衡之勢日趨白熱化,中西矛盾亦會加增,在這大環境下,仍然迷信外來法官不會受到相關政治影響而判案,實屬不智

當然,政府亦難以即時撤銷現存外來終審庭法官之委任,事實上勉強而行大致會帶來反效果,對於心繫香港及居於本地的法官,不妨安排他們宣誓或簽署擁護基本法之聲明,可先以彈性行之,讓其自願參與。因為真正愛港愛國的法官都是好官。

此外,我建議 閣下應把重點放在提拔及栽培愛國愛港之法官,並透過與中央之協作,來優化基本法之國際地位,例如強化基本法與國內法典的互通互補性﹝可透過交流、研習及互相借鑑,以求互助互信﹞,猶如星加坡建立本地釋法及司法之堅實原則及團隊,以至其判決可不受英國樞密院(Privy Council)或歐洲人權法院案例之約束。雖然在基本法下有提供人大釋法作為最高判準,但現時的終審法官卻沒有如星加坡法官般的明確授權,來作出超越不適宜的樞密院以至歐洲人權法院案例之判決,這實屬遺憾。

改革及強化本港司法系統的原因亦涉及現時國家推行大灣區之計劃,因為此計劃必會增強各地人員之流動及互訪等,雖然現時有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將來因為大灣區之發展,相關案件﹝如涉婚、勞工以至商貿之訴訟﹞應會增加,若本地和國內能協調一套互認之審理方案,應會受到歡迎,甚至可適度吸納田北辰議員所提議港人港審」之構想。說遠一點,這亦應有助一帶一路的構想,因為當中也有所謂普通法之地區﹝如馬來西亞﹞,香港屆時或可充當某些司法協調角色亦不為奇。

現時 閣下必忙於各項政務及施政報之修訂,所以容我長話短說,作為護家協會的現任會長,我謹提出以下關注事項供參考:

1) 香港近年自殺個案每年約1000(死因裁判法庭),實在叫人傷感,亦有個別人士做了2019年的報導統計,自殺死亡人數更達1042,這些數字突顯了港人的情緒問題不少,是個警號!

2) 家庭婚姻張力不少,例如自1986年至2018年間,32年間離婚飆升四,其他人均居住面積亦出現明顯問題,按2016年統計,劏房人均居住面積大約只有58平方呎,實在令人困惑,這些因素或多或少解釋了今天青少年成長以至高離婚率的問題,實在不能忽視呀!

3) 性別是個天然秩序,對社會之秩序及維繫不可分割!生理性別必須得到尊重及維護,否則必會招至混亂和禍害。

4) 切勿仿傚外國訂立性別承認法,否則遲早會導致如西歐一些國家中以自我聲明來作為變性的基礎!對於患有性別焦躁(gender dysphoria)的朋友,本人認應該以專業輔導及醫學治療為本,給與相關朋友恰當及合理的支援或協助,讓他們有合理機會回轉,或鼓勵他們以互重互愛的方針來積極生活。當中必須考慮改變性別對其他人﹝特別是親人及生理上異性人士﹞的負面影響。

以居住一環來看,今天香港是買樓和上樓難呀!皆因房價因種種因素,不斷颷升,實已偏離一般市民的購買能力,地產市場之好壞,對香港而言有一行獨大的趨勢,正是樓市若倒,便百業衰退!加上外憂內患,政府短期內難以理順這不建康之形勢,但應未雨綢繆,例如政府應認真考慮強化掌握樓房租住及買賣的話語權如優化公屋及居屋政策,居屋「凍結期」起碼為15年,期間業主只能以居屋市價向政府出售等,這將會成為住屋的定海神針,就算私人自由市場之樓價(或租金)大起大跌,亦不至推倒香港之整體樓房市場,以減免極端事件對香港之各種衝擊。

本人響往及支持市民享有合理的自由,然而凡事善用則福,惡用則禍,所以自由也得受國家﹝地區﹞安全為限制。正是一枝針沒有兩頭利,所有現今之建制都有其適用及局限性例如法治及金融為香港之強項,然而,它們若失去原有之作用及貢獻的話,則便「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讓我用家庭福祉作一例,香港人權法第十九條訂明家庭為社會之自然基本團體單位,應受社會及國家之保護。而男女已達結婚年齡者,其結婚及成立家庭之權利應予確認。是的,國以民為本,家為民所倚,家庭負起對家人的維繫,讓夫婦成為經營者,傳宗接代及養兒育女,政府要小心保護及不要隨便介入,否則家庭的價值和功能就會削弱以至失效!

很可惜,基於西歐近代同性戀以至跨性別平權運動之興起及得勢,西歐國家紛紛為同性婚姻及性別承認等立法規範和保護,結果造成不少性別混亂後果,一男一女的婚姻也被改寫為任何2人自願建立的緍姻,衍生問題如何謂親密者?誰是家人?兒童領養及婚姻離離合合所涉及兒童福利等問題;最麻煩者,連生理性別都要讓路與自選﹝心理﹞性別!真是情何以堪!

這些問題之根源複雜,但不離有關當局過往長期輕視所謂性小眾問題,加上政客的介入吹噓、有心人士透過去病化、人權和自由等口號,並透過提請官司,最終促使法官介入判決,久而久之,在所謂民主、自由及平權的旗幟下不斷取得社會認同及法院的支持判決,至使歐美忘記自然家庭及婚姻對社會之重要性及貢獻,任之由之,甚至禁止異見者合理的批評及科學家和專業人士以一持平認真的態度來審視相關之性別混亂成因,也放棄研究符合社會整體利益之改正或改善方法等等,真是一個文明的笑話!以至是文明的恥辱!

有朋友笑言,若法院審判可及早透過人工智能來處理,或可避過以上的誤差,因為電腦機械人只會按嚴格的程式判案,不會受到所謂政客以至社會風氣所左右!這當然是個隨便說說的戲言,不過也不無道理,只是若有一天審案當真由人工機械來取代人類之判決,則是人類的悲哀呀!

尊敬的特首,正如你公開說過的,就民生事項而言,你會成熟一項便做一項,這是好的,在基本的大政策上給予合理的彈性,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及順應時勢地推行有益有建設性之措施,實在是積極和明智的做法!為此,請接受我這卑微的讚賞。

謹祝閣下身心康泰 順請鈞安

香港市民黎浩華上 (31/10/2020)

Saturday, August 29, 2020

韓君婷因減肥引發抑鬱症及厭食症

韓君婷Belinda Hamnett1975出生她是混血兒。1997年韓君婷參加亞洲小姐,本來的冠軍朱燕珍,被踢爆在內地時已婚,而遭亞視取消冠軍資格,結果韓君婷頂上成為冠軍。

初戀男友是著名髮型師葉錦昌Sherman1998年熱戀期間Sherman發現患上肝癌,當年她經常陪伴男友出入醫院,不離不棄。韓君婷曾透露男友已向她求婚,可惜最後天人永隔

2002年一次以泳衣亮相《掌門人》,傳媒就為韓君婷配以許多不堪入耳的稱號,談及體型是否韓君婷多年來的困擾,她說:「我最高峰是128,但我從沒因被批評肥胖而感到不快,只是覺得無謂跟他們一般見識。之後減肥,是感覺人家認為我做不來,我便偏偏要減到最輕只剩80。」

韓君婷承認減肥減出禍:「那時長期不吃東西,令到頭腦、思想起了變化,由於缺乏糖份,身體機能罷工,漸漸不知肚餓,甚至乎試過兩日完全沒有吃過半點食物。其實這樣做非常危險,不但對身體、對頭腦也會造成傷害慢慢帶出厭食症、抑鬱症。

她感情豐富,自覺比常人將情感放大百倍,那時已深知自己生理、心理不妥,但自己又不懂得控制,內心很混沌驚慌不已,弄得終日閉關不見人。最後連水也不飲,嘴唇像蛇般脫皮。後來由朋友帶她去看醫生,醫生叮囑她身體需要補充維他命,要合理進食,她終於知道該怎樣面對,身心都慢慢康復。

2010年末,韓君婷決定返回新加坡定居;當時抑鬱症與厭食症均已完全康復。她暫別娛樂圈返回父母身邊,主要想修補與家人的關係4年後她回流香港,轉行到醫學美容中心做OL其母亦跟隨回港照顧她,可是韓母因甲狀腺病及肺癌纏身,於20186月亦離她而去,令她再次承受摯愛離去的悲痛,對韓君婷打擊甚大,可說是苦不堪言。

對於母女最後相處的時光,韓君婷感受至深:「照顧媽咪最後嘅路,我深深感受到愛一個人,除了細心照顧,還要有好多原諒同包容,‧‧‧我返香港選亞姐時,家人不在身邊,原來我忘記了家嘅感覺,親人就係開心共處,有拗撬但又會氹番﹝逗笑﹞大家,是她令我重拾這種感覺

韓君婷現時的座佑銘是:Live better, feel better, look better!

資料來源

韓君婷-Wikipedia
韓君婷自揭減肥引發抑鬱症及厭食
韓君婷:未婚夫99年忽然病逝至今仍放不
https://www.orientalsunday.hk/最新娛聞/韓君婷含淚祭亡母/346993/3/
【亞洲情緣】韓君婷蔡國威驚爆秘密同

與韓君婷同居少爭拗-蔡國威-關係愈來愈好
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mar62jz.html

Friday, August 28, 2020

Cally Poon尋親記

Cally 原名潘婉恩,生母在Cally 還是嬰兒時就離開了丈夫, 所以她是被後母帶大,受了很多委屈,例如後母總是叫她幫手打掃和做家務,但她的弟妹卻可以袖手旁觀,連食物往往都是由弟妹先吃,她只能吃剩下來的,她不明白為何「媽媽」總是對她這麼苛刻,漸漸心生疑問:「我是否這個媽生的?」

她形自己是個不懂得笑的女孩,因為心中沒有快樂。在小六那年,班主任把一文件交給她轉交她的父母,她打開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出世紙,在其上有她生母的名字:溫群娣;她便即時明白原來家中的媽媽只是她的後母!因為年紀尚小,她不敢向父母提問,直到她長大的了,她爸爸患上骨髓纖維化的頑疾,是不能根治的,她怕爸爸過身後再不能問個明白,於是鼓起勇氣去問爸爸她的生母是誰,爸爸只對她說:「有一天,你媽媽把鎖匙放下家中桌上,便一去無蹤!」

她後來打聽到媽媽尚在人間,便透過紅十字會尋人,終於很奇妙地找回生母,當母女重逢時,媽媽抱著她哭泣,她告訴女兒曾經帶過女兒婉恩一同離開丈夫,並交託朋友代為照顧女兒,但2個月後朋友便婉拒她,把婉恩交回給她,那時她只好把婉恩交回丈夫照顧,自此便不再見到女兒。

Cally知道實情後,她便覺得生母沒有真正遺棄過她,她也因而釋懷。原來她母親所以被尋回,是因為群娣姊妹的教友Winnie無意中看到紅十字會的尋人廣告,並認得她媽媽的名字,所以轉告群娣姊妹,而她們母女亦因而重聚!群娣姊妹認為能與女兒重聚是主耶穌的恩典,令她十分快慰!至於Cally,她亦因此感到找回人生失落了的拼圖,大得安慰!

資料來源:40多歲終尋回生母:完整咗我嘅人生

呂雪芬尋回分散40多年生母

呂雪芬在尋人大使及職員的見證下,與分散40多年的母親文姐重聚。被尋者文姐因戰後國內經濟困難,故此離開丈夫和兒女,隻身來到香港尋找工作幫補家計。她在港結識了背景相近的已婚男士,雙方譜出一段婚外情,並誕下一子和一女

好景不常,文姐抱怨情人不願離開國內妻兒另組家庭,因此將兒子交予男方親友,女兒則交予黃梁瑞香女士照顧,獨自離開這個家。文姐間中會探望女兒和致電黃太詢問女兒近況。直至雪芬8歲那年,黃太的兒子早已視她為親妹妹,心怕文姐會接走她,因此在電話中欺騙文姐已將雪芬送交他人撫養文姐自此再没有聯絡黃太一家,雙方自此失去聯絡。

養母黃太在2005年去世後,雪芬一直渴望尋回生母下落。2014年雪芬跟隨兄長回鄉祭祖,在叔父介紹後聯絡父親生前的老友索取生母資料,並獲告知兩年前曾在荷里活道附近碰見文姐。於是雪芬有空便往這一帶尋找,並主動詢問一些年紀相近的婆婆,希望有緣碰見生母。她亦曾去信本港入境處查詢生母下落,但都失望而回。後經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雪芬去信紅十字會尋求協助找尋生母。

紅會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經過不同渠道包括在報章刊登了香港紅十字會的尋人啓事,仍未能成功尋訪文姐。直至20161月,雪芬接受了電視節目「星期五檔案」訪問,談及尋找母親的故事。節目播出後,紅會接獲一名自稱是文姐親友的來電,告知認識文姐,並訴說文姐婚外情這一段往事;因為文姐為人十分倔強,視這段情是人生的醜事,所以對家人都隻字不提。他告知本會有關文姐常出現的廟宇位置,以及提議本會到文姐家附近尋找。

紅會員工和尋人大使陪同雪芬和她的女兒先往廟宇尋親,可惜不成功。於是眾人再根據提供者描述的住址資料展開尋找工作。由於提供者並沒有提供正確門牌地址,只有附近街道簡單的描述,故此員工和尋人大使便分頭尋找。

當雪芬與女兒在街上等候期間,巧遇一位婆婆,雙方更閒談起來。當雪芬聽到婆婆談及年青時來港的經歷與生母相近,忍不住詢問對方是否名叫文姐。當知道對方名字、年齡和經歷都與生母相同,雪芬確認眼前人正是自己一直思念的生母,忍不住淚流滿臉。文姐十分奇怪雪芬的反應,反問對方身份和為何知悉自己的事。當雪芬告知自己的名字時,文姐十分錯愕,並多次說「心知肚明就得啦,不要再提,講得多會抓爛塊面,好醜」。

雪芬知道文姐不願多提往事,對她說很明白她當時的處境和感受;並告知兩兄妹都生活安好,不用掛心。文姐口硬心軟,多番提問兩兄妹事宜,並目不轉睛地看著女兒手機中兒孫的照片。離開前,雪芬擁抱著文姐,流下思念的淚。這淚的擁抱融化了倔强的文姐,她眼泛淚光多番叮囑女兒要好好生活下去

參考:
1) 尋回失聯40年生母相見不相認
2) 
女兒淚的擁抱融化了倔强的母親,分散40多年後愛的叮嚀

Saturday, August 22, 2020

黃敏芝(Stephanie) 尋親記

 【尋王秀珍】尋親一年未果 僅知生父已離世 盼與生母、兄姊重

撰文:王潔恩2018-12-13

原名本為「羅佩慧」的黃敏芝Stephanie,在39歲那一年才發現自己是被養父母以900元買回來的養女,自始便踏上「尋親路」。經努力追查後,雖然仍未能找回親生父母,但事情終於有眉目!本來連親生父母的姓名都不知道的Stephanie,得悉他們的名字叫羅天送及王秀珍,可惜親生父親早已離世,相信生母仍然在世,現年約82歲。在親生家庭中排行第9的她,更分別發現其中一個姊姊及哥哥的名字,期盼羅家的兄弟姐妹看到訊息後,可與她聯絡。她說:「別無他意,只求有生之年,可與親生父母或兄弟姐妹相見!」她坦言,與原生家庭的成員見面,現今成為她今生最大的期望,即使他們不願意見面,她也希望可以獲得一張全家幅。

大約在2017年,Stephanie 偶然發現自己與一直呵護她的父母無血緣關係。知道真相後,她的情緒出現困擾,甚至有抑鬱症狀,終於忍不住向其中一個親人傾訴,才發現自己並非親生的消息,早是家族間的「公開秘密」,只有她不知道。於是,她開始向不同親人打聽,嘗試拼出自己的身世,踏上尋親之路。

經過多番打探,雖然Stephanie仍未尋獲親生父母,但已覓得不少新線索,例如據資顯示於官塘裕民坊4號號2樓平台的「林玉環留產所」出生。 在她1978年出生的當年,親生家庭住九龍秀茂坪邨39837室。

生父羅天送已離世 生母王秀珍仍在生約82

更突破性的資料是,Stephanie終於知道更多親生父母的資料,原來她的生父名為羅天送,當年任職滕器技工,約1933年出生,但於1991329日離世。生母則為王秀珍,當年於官塘天然酒樓工作,為點心推車,現年約82歳。在她出生前,親生家庭曾在19611963年期,居於黃大仙竹園6 座部份256室。

後記

Stephanie說養父母把秘密守了40載,方法就是待她如親生女般愛錫。她說得知真相後,「反而令我好內疚,點解之前咁唔聽話」,一對無血緣關係的母女,反而因真相走得更近。

參考:【母親節】 尋。親。記 (13/5/2018)

Wednesday, April 8, 2020

美國因為疫情而加緊備戰嗎?

紐約時報以下的報導實在值得參考:

當新冠病毒入侵美國航母,該徹底疏散還是繼續備戰

當中說:「美國軍隊的標誌特點之一,就是有能力在世界各地施展力量,通常還打著讓對手恐懼的旗號。駐韓美軍有「準備今晚戰鬥」;海軍陸戰隊的海上遠征部隊則有「美國的911」;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但現在,敵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而且已經深入後方。超過1200名軍人及其家屬受到影響,使美國軍事力量的護身符——一艘核動力航母——癱瘓,導致國防部實際上是掙扎在兩種相互衝突的本能之間:一方面要保護軍隊免受病毒感染,另一方面,如果得到命令,還要繼續執行數十年來在全球巡邏和參戰的使命‧」
又有一段Youtube 視頻聲稱是一名前蘇聯軍官的忠告,叫中國提防美國這個講一套做一套的大國,見:俄罗斯备战,军官泣血警告中国:你们很危险!

無可否認,正當新冠疫情尚在蔓延而世界經濟大受打擊之情形下,萬一美國的經濟救援措施失效,已身負巨債的美國能怎樣推搪呢?會不會引起新的一場軍事挑釁和衝突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uesday, April 7, 2020

疫情可以是一面照妖鏡及透視鏡

疫情可以是一面照妖鏡及透視鏡,照出世人心中的歪邪,也透視出人心的無奈及公義憐憫的價值!是的,仇恨、弄權及卸責只會令事情變得更差和更壞!!
參考: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_IyTxRNUYk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JZuz-f5OqY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zM6AcBzh9w
4) [好人好事]輪椅女四圍撲廁紙 獲好心街坊送贈
5) 趕返工忘戴口罩獲小食店相助-大埔友承諾有借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