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4, 2014

護家協會關於「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公眾諮詢」意見書

(一)  前題

1.1     本會的宗旨是「愛護家庭,建設社會」,本會今次是以理性和務實的態度來回應對政府對普選政改的諮詢。

1.2     本會就政府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實現普選)公眾諮詢的基本倡議和立場是:
(a)  社會要和諧及健康地發展,
(b)  穩中求進逹至普選,
(c)  執行相關方案時,要確保不會使到香港倒退,
(d)  相關安排應能承先啟後,
(e)  一國兩制,互諒互讓。

1.3      我們認同中央對香港政改所提到的「一個立場 三個符合」,即堅定不移支持香港循序漸進,發展民主的立場不變,普選特首要符合本港實際情況、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規定,行政長官要符合愛國愛港標準

1.4     我們明白今天香港對相關議題的意見和立場是眾多和分歧的,本會實在擔心香港社會未必能短期內找到一個既為大多數市民支持,又為現存立法會各黨派都能接納的方案。果真如此,則香港的前途必然充滿艱難和坎坷。所以,本會謹此呼籲各有關黨派和持份者,能秉持以大局為重及求同存異之精神來協商出一可行之方案,勿令市民所盼望之普選胎死腹中,否則後果堪虞!

1.5     本會認同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本年428日出席國際扶輪3450地區各社聯席午餐會議致辭時,強調政改要成功,除了要過法律一關,還要在政治上凝聚廣泛共識。她借用打擊店舖阻街宣傳片的口號:「畀條路嚟行下得唔得呀?」亦可說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現時各方各派所提出相關建議是難以協調的實況。若政府與各方持份者,特別是立法會中的各黨派未能取得共識的方案,本會深切憂慮香港不但會錯失2017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更會喪失中港良性互動的一個契機,可能導致所謂「蘇州過無艇搭」的局面!

1.6    就本會觀察所得,現時香港社會各方對普選特首的建議存在很大分歧,當中尤以堅持所謂三軌方案﹝即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和選委會提名並列﹞之黨派和立法會議員,無視中央之專責官員和學者的意見,忽視基本法之規範,堅持不作妥協,實在令人憂慮!若情況沒有改善,恐怕2017年普選特首一事只能成為泡影,並會對本港日後爭取落實普選的努力,構成一大阻力!

(二)  本會的立場

2.1    本會就政府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公眾諮詢中,注意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71229日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 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有關普選問題的決定》,即:
     2017 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的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在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選舉可以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
     本會同意以上的人大常委會決定是香港未來探討以至實踐普選特首和立法會的法理基礎。

2.2  本會亦贊同根據2004 46日公布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是否需要進行修改,「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應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依照《基本法》第45條和第68條規定,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確定。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立法會法案、議案表決程序的法案及其修正案,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立法會提出。」

2.3 本會同意有關當局在相關的諮詢文件「有商有量、實現普選」第二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發展的憲制基礎及政治體制的設計原則﹞內的各項陳述,特別同意以下之結論:
在處理2017年行政長官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時,我們須充分考慮以下三方面:
1. 方案必須嚴格符合《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2004 年的《解釋》和相關的決定;
2. 方案有可能得到香港多數市民支持、有可能得到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支持,及有可能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批准或備案;以及
3. 方案所訂立的選舉程序在具體操作上是實際可行、簡潔易明,方便選民行使投票權,並能維持一個公開、公平及公正的選舉制度。

2.4  本會呼籲本港各黨各派能體恤民情,應以大局為重,共同協商和締造一個能持續發展和真正有利於香港長治久安的政制和選舉設計藍圖。

(三)  本會的觀察

3.1   本港市民以華人為主,因為鴉片戰爭等原因於1842年割讓英國,被外人統治凡百餘年,至1997年按中英聯合聲明回歸祖國懷抱,並因應針對香港的管治制訂了基本法,作為治理和行政之本。

3.2   今天香港文化可謂集貫中西,是一個自由而開放的國際都會,因而本港的市民亦漸趨多元,在這多元文化和民族的背後,多少都隱藏著某些矛盾以至衝突。加上近年國際間因為全球化和金融產品國際化及衍生工具日見多元,把以往較為簡單、平隱和較易掌控的形勢變得多變和難控,若再遇上天災或人禍,則禍患頻生,例如香港回歸後即面對1997年尾爆發的金融風暴,導致樓房負資產、之後又有禽流感、沙士(SARS)、雷曼兄弟倒閉事件等等。除了外在的風險,近年香港內部風險亦見增多,例如最近出現了哄動全城的外庸被虐事件,亦有外庸爭取居港權的訴訟事件;近日中港矛盾亦有所升溫。前述事件都在警惕我們,香港市民若不懂居安思危,萬一危機爆發,恐難收拾呢!

3.3   香港近年可謂吉人天相,雖有種種打擊,還是屹立不倒,當中除了港人的奮鬥外,亦少不了祖國在關鍵時刻對我們提供了必要的支援,如自由行,互通疾控資訊和CEPA等等措施。我們認為香港和祖國是唇齒相依。無論如何,香港跟祖國應該是互相尊重和支持,亦應互讓互諒。本會認為今天香港無論在公或在私,都不可以把中國的關係和主權抹煞,凡事只曉得追求自我的滿足以至是放任行事,否則,香港實難以跟祖國維繫一正面和良性的互動關係。

3.4   本會尊重一國兩制,亦感激祖國對香港的厚待,讓我們可以高度自治。可惜的是,近年香港的政經發展,都轉趨激進化,使到社會出現明顯和嚴重的撕裂!我們呼籲有關當局、各位社會賢達和領袖要平衡風險與機遇,要珍惜人大常委會於20071229日的決定,好好把握時機務求在2017年達至有效的普選安排否則恐怕會蘇州過後無艇搭!

(四)  本會的估計

4.1      本會相信只要香港能按照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所作出的相關規定來推行普選事宜,雖然不能即時滿足「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的訴求,但一個合情、合理和合法的選舉方案和安排是可以透過協商而產生。在相關的方案被落實後如有不足,我們相信香港是可以繼續尋求相關選舉方案和安排的完善化。或者說,我們不能一蹴即就的達至一個十全十美的選舉方案,但我們卻可以合理地預期一個合理、合情、合法和有效的方案可以透過協商產生,而香港亦不會因而失掉在將來尋求以至能切實優化相關方案的權利和契機

4.2      我們作出上述的預測,主要是基於近30年中國的發展和期間眾領導人都表現出相當務實和對外開放的表現。試問30多年前,有誰能預測到中國今天在經濟上的突飛猛進呢?還記得在回歸之前,本港民運人士都擔憂中央會大力打壓香港的民運,甚至會對一些知名人士﹝如已故的司徒華先生﹞秋後算賬,又有人擔心中央會直接介入香港的內政,但近乎「意外」地,中央的領導人都很寬容和務實地支持一國兩制,並體現了放手港人治港的承諾。

4.3      退一步而言,就算在今次普選諮詢後能把公民提名寫入有關法制中,我們敢問,民主派中真有認真懷著執政熱忱來參選的人士嗎?縱有,他們有足夠的隊工和能力來管治香港嗎?抑或如「長毛」議員等激進人士出來以大派金錢﹝每人一萬元﹞之政綱來誘惑市民投票呢﹝本會並不懷疑他們在當選後會大派金錢的決心,只是憂慮香港總會坐吃山空﹞?就我們觀察所及,今天的泛民人士和政黨中,大部份都樂於做個反對派﹝黨﹞,因為反對何等容易,要認真做好事情,就何等困難!

4.4      我們害怕有人仍以為中央為保香港不失,最終會向香港送大禮,這點我們不敢苟同,因為今天香港的價值跟剛回歸時已不可同日而語。香港近年幾乎是裹足不前,而內地大城市如上海等則蒸蒸日上,事實上,上海和北京的GDP已自2011年起超越了香港。另外,國內的大型企業亦不斷向外發展,國內對香港市場的依賴亦日漸降低,若香港再不謀上進,恐怕被邊緣化的日子不遠呢!假如中央領導真如想像中的務實和現實,到了香港已無大用時,人們還能以為中央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香港跌倒嗎?

4.5      本會估計,若香港整體能認真向上,並務實求進,盡力跟中央保持一良好互動的話,那就不單只50年可保不變,甚至往後還有一個不差的持續發展呢。

(五)  總結

5.1  不論是以唇齒相依的能度、博弈論(Game Theory)甚或互相利用的角度來分析,權利和義務與及互讓互諒始終是今次香港就普選議題制定方案的重要考慮,所以本會呼籲有關當局和各持份者都應實事求是地來敲定與2016年立法會及2017年特首普選的相關方案,讓香港市民能早日實現普選特首的期盼。

5.1  萬一各有關方面最終不能協商出妥協的方案而立法會亦不通過政府的相關方案,本會敦促有關當局在法理和環境許可下應在2017年引進市民的一人一票預選制度,而預選結果則交相關選委會作為參考,本會相信,選委會總不會不經思考地把相關預選結果唾棄,反而會重視之而作出最後決定。如此一來,市民可謂能初步享有一人一票的選舉權利,而在日後適當時機時,有關當局可根據相關經驗重啟普選之諮詢和制訂一合情合理和合法之普選方案。

此致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愛護家庭家長協會上
公元二零一四年五月三日

Thursday, April 24, 2014

護家協會4月23日於立法會婚姻修訂條例議案委會員發言稿

尊敬的主席,官長及各位議員:

本會是懷著萬分無奈的心情來不反對政府今次提出的修訂議案,更呼籲政府要先諮詢和評估,然後謹慎修法!因為今次的修訂,很有可能導致日後更多的修訂,使到一男一女的婚姻會變得混亂,甚至是可男可女以至是不男不女,果真如此,就只好說句「嗚呼哀哉!」

我有一個奇想,如果婚姻之事都好似飲一杯水,口渴便飲,喝足就放低,正是合則來,不合則去,若把婚姻擴展至任何2人甚至多人的組合,更加是天下一家親嗎?果真如此,今天我們就不需要這裏來雄辯滔滔!

不過,人類社會始終不能廢除婚姻建制,例如蘇聯於1918年曾因應由Kollontai女士所倡導的自由性愛﹝free love﹞或所謂的「一杯水主義」,廢止男女婚姻間的傳統限制,讓性事變得自由開放和隨意。結果導致大量的短期性關係及混交出現,而濫交,性虐待、未婚媽媽,無父或不知誰是經手人的孤兒等層出不窮,結果蘇聯政府要用很嚴峻的手段來和平息這場鬧劇!

今天是人權、平權以至小眾權被高舉,很可惜,家庭和父母權就不被重視,請問今天的社會是否不需修身齊家的原則呢?我們的孩子們是不是再不需要父母的養育呢?婚姻真的好似喝一杯水?本人認為今天香港更加需要一個鞏固的一男一女婚姻基礎,我們的下一代更加需要父母的養育、支授和造就,否則,香港亦難有真正的安居樂業呢!

今天因為W君上訴終審法院得直,傳統婚姻被淡化以和削弱,已經不是紙上談兵,本會奉勸各位愛護傳統家庭價值的人士,大家要更加珍惜我們的家庭和配偶呢,正是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我又想起匈牙利愛國詩人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為了真自由,兩者皆可拋!」我希望把詩文送給類似W君及她的支持者,因為小弟不會來參加你們的婚禮,亦不能送上衷心的祝福,只好請你們好好保重身體,因為在找到真自由之前,生命仍是最可貴。無論將來如何發展,我希望你們都同意修身齊家始終都是重要的!

我知道你們當中有基督徒,容我一問:「假如你們今天一切的努力,最終不能換取永生,你們還可以拿甚麼來換取永恆祝福呢?」

本人謹此陳詞,謝謝。 【 護家協會啟】

Wednesday, April 16, 2014

本會關於政府修訂婚姻條例意見書

(一)  前題

1.1    本會的宗旨是「愛護家庭,建設社會」。

1.2    本會就早前終審法院就變性人W君婚權上訴案的判決表示深切遺憾,因為一旦傳統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被改動,實在是為將來非一男一女的婚姻結合開了綠燈,起碼亦為非一男一女的婚姻締造了一個法律空隙,最終可能淡化以至損害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屆時,恐怕香港社會便喪失一個行之以久和行之有效的婚姻基礎,結果要因此付上沉重代價!

1.3    當然,我們明白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所以我們會尊重法庭的決定,特別在相關判決未被推翻或未有相關法例對有關事項加以修正前,我們都尊重現行法例和有效的案例指引。本會就W君婚權案的終院判決,引致香港政府當局要為現有婚姻條例作出修訂,實感無奈!

1.4    我們認同在相關的終院上訴案中常任法官陳兆愷先生裁定之判詞,即承認變性婚姻是根本地改變傳統的婚姻觀念,而婚姻是一種建基於社會大衆的看法的重要社會制度。海外司法管轄區的做法是透過社會諮詢從而瞭解社會對婚姻的看法有所改變後,才對有關法律作出改變,准許變性人以其手術後的性別結婚。陳法官認為,現時並無證據顯示,香港社會對婚姻的看法是否已改變至放棄或基本上改變傳統的婚姻觀念。在欠缺該種證據下,本院不應援引其詮釋憲法的權力來承認變性婚姻。若本院援引這項權力的話,便相當於就社會議題訂立新政策,這會帶來長遠後果,必需經過公眾諮詢才能作出。這並非本院的職責

1.5    如今政府經修訂相關法例後,實際上是給與傳統婚姻的定義作出了重要而具有深遠影響之修訂,因為一男一女的婚姻再不是以人類先天性别inborn biological sex為判別基礎,而是以人類的自我選擇性別self-preferred gender為基礎,如此一來,不難預見將來會出現的種種混亂和傷害。事實上,相關終院的判詞﹝FACV No. 4 of 2012﹞第124段中亦指出法院對經由較少變性手術之變性人士(transsexual persons)是否合乎資格[結婚]一事不下定論 (leave open the question)!這使本會十分憂慮,他日只要有只是進行了部份所謂的性別重置手術的人士,例如只進行了摘除乳房的女士便被有關當局確認為變成男性者,向法院尋求相關的申請或上訴,便有機會獲得類似W君的結婚權利,若真如此,便是男女不分,自然的陰陽秩序亦會被攪亂,屆時傳統婚姻很易被邊緣化,甚至失去維護社會的價值,天下亂矣!﹝以上引述判詞原文
124.       On that basis, we hold that a transsexual in W’s situation, that is, one who has gone through full SRS, should in principle be granted a declaration that, consistently with Article 37 of the Basic Law and Article 19(2) of the Bill of Rights, she is in law entitled to be included as “a woman” within the meaning of MO section 40 and MCO section 20(1)(d) and therefore eligible to marry a man.  We would not seek to lay down a rule that only those who have had full gender reassignment surgery involving both excising and reconstructive genital surgery, qualify.  We leave open the question whether transsexual persons who have undergone less extensive treatment might also qualify.
    類似地,判詞第137段亦有類似之陳述:
137.     It is with such disadvantages in mind that we have refrained, at least at this stage, from attempting any judicial line-drawing of our own, contenting ourselves with declaring that a person in W’s post-operative situation does qualify and leaving it open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others who have undergone less extensive surgical or medical intervention may also qualify. 

1.6    我們十分擔憂,若香港的傳統婚姻制度一旦被改動脫離一男配一女的結合而變為任何兩個﹝或多個﹞成年人的結合,則不單會造成婚姻以至家庭的混亂,更會造成對社會及我們後代的衝擊和破壞,事實上現時本地的婚姻與家庭已因為一籃子的因素﹝包括貧富懸殊、工作及教育的壓力、重金錢實利而輕視婚姻和家庭之價值、只強調自由人權而忽視集體承擔等等﹞變得不穩和充滿張力,若一男一女婚姻建制被改動以至破壞,則必會導致以下問題:
a)  婚姻會變得混亂和鬆散,因婚姻的離離合合會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b)  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對婚姻的期望和尊重會繼續降低。
c)  內地跨性別人士會被吸引來港結婚,導致現時的中港張力和矛盾加劇。
d)  香港社會和政府要為因傳統婚姻被沖淡,因而失卻它本來的凝聚力,並衍生出來的問題和困境付上沉重代價﹝包括顯著公帑支出﹞。
e)  本地華裔市民﹝特別是原居民﹞因傳統婚姻被破壞會感到不滿和憤怒。
f)  婚權改動亦會引發原居民的產業權﹝如丁屋權﹞的繼承和權益問題,加重社會的對立和怨氣!


(二)  本會的建議

2.1    本會認為有關當局在改動或修訂婚姻條例中的婚姻定義之同時,有責任及理應調撥足夠資源對現時本港婚姻及家庭實況作出深入之調查,特別是針對婚姻制度對社會的貢獻及維護,若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真的被相關修訂削弱和淡化,社會要付出多少代價呢?當然,有關當局亦應同時調查相關夫婦和希望結婚而未能結婚者可能面對的難處,判別和澄清問題所在,以先易後難原則,循序漸進地來解決問題,並為香港締造一個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基礎。

2.2    我們明白香港要按著世界的轉變而作出調整,我們更呼籲香港的領袖賢達們,凡事都得從大處著想,而我們要求的只不過一個能令市民安居樂業的香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亦盼望社會能均衡和持續的發展,以逹至一個和諧及健康的社會。

2.3    預防勝於治療,政府應制訂一套對家庭、德育的友善政策,以推動社會以實際及正面的行動如透過針對性的扶貧措施、講求實效的教育方案、家校合作和邀請其他維護家庭組織/網絡等來促進安居樂業和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的願景。

2.4    在制定相關措施時,有關當局應以科學的數據和研究來制定一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和措施,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在制度政策或修訂法例後理應持續跟進相關事情的發展,以確立應變措施和針對可能問題的修正方案。

(三)  其他相關意見

3.1    明顯地,香港難獨善其身,在修訂相關婚姻法制時,實應跟周邊﹝特別是國內﹞的情況和處境一併考慮以維護一國兩制和香港與國家的良性互動勢頭。

3.2    我們亦注意到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第23條對家庭和婚姻有以下陳述:
.家庭為社會之自然基本團體單位,應受社會及國家之保護。
.男女已達結婚年齡者,其結婚及成立家庭之權利應予確認。
.婚姻非經婚嫁雙方自由完全同意,不得締結。
.本公約締約國應採取適當步驟,確保夫妻在婚姻方面,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及在婚姻關係消滅時,雙方權利責任平等。婚姻關係消滅時,應訂定辦法,對子女予以必要之保護。

3.3    事實上,香港人權法案第十九條對家庭和婚姻和相同的提述(3.2),當中提到的男女性別合理地應被解釋個別人士的天生性別(biological sex),如今將變性人都注入男女的解釋中,很自然把問題複雜化和多元化,因為變性主要是源於個人的感受、好惡和選擇,本會深恐相關的修訂會導致日後多元婚姻的出現﹝例如一個男子娶妻生子後卻選擇變性成女子,之後更決定與另一個男子結婚成為夫婦,若這變性人士決定要同時保持兩段婚姻,不與前妻離婚,現時香港的婚姻法例似乎未能妥善處理。﹞

3.4    另外,我們注意到教育自由和家長教育權是國際人權標準和本地法律的共識,從《世界人權宣言》、《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等國際人權公約到本地的人權法,均肯定家長擁有對子女的教育權,例如:
Ø 《世界人權宣言》第26(3)
「父母對其子女所應受的教育的種類,有優先選擇的權利。」
Ø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4)
「本公約締約國承允尊重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確保子女接受符合其本人信仰之宗教及道德教育之自由。」
Ø 《香港人權法案條例》(383)15(4) :「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確保子女接受符合其本人信仰之宗教及道德教育之自由,得受尊重。」
除了3.3段所提到的多元婚姻可能,本地學校教育每每受制於本地的法制規定,導致一些對變性有保留或不認同的家長再難選擇合適的教育機構來教養自己的子女,加上其他後續問題的可能性,實質上會削弱、限制甚至違反相關家長的意願來選擇合適其子女的教育,會造成違反上述公約的可能。

3.5    性解放sexual liberation或性革命運動sexual revolution的擴張已造成對傳統婚姻和家庭的威脅和衝擊;當政府和法官們都大力倡導不能對跨性別性行為甚或婚姻作出歧視時,自然會導致另一種逆向歧視的出現!即大凡小眾或以前被貶抑的非傳統婚姻或性行為,今天都因人權平等之名,不能貶斥,否則便會變成社會上的食古不化甚或是散播仇視者。所以,要在香港締造一穩定的婚姻及和諧的家庭生活,要成為負責又受人敬重的家長,必更難矣!我們希望各方賢達能明白、珍重和維護一男一女婚姻制度的重要性,否則必然導致家不齊而社會難治的局面!

(四)  本會的呼籲

4.1  我們呼籲政府和各界能多作良性溝通,有關當局要注意現時的系統風險和長遠的承擔。我們亦要呼籲香港市民要認清我們的民意代表如立法會議員,明辨他們的主張,以評定其中的功過。作為選民,本會呼籲大家多向你選出的議員反映你的心底意見和意願,好讓你所選出的議員能真正代表各位發言。

4.2  我們尊重法治,但就一些影響重大或對香港50年不變的承諾具有潛在威脅的事情上,我們盼望香港的司法機構能引入一套合理的公眾聽政會之類的審前程序pre-trial procedure,讓相關的法官能更具體地從民情和社會需要來考慮他們的判決,望能減少因純法理之視野限制而導致移風易俗並會帶來長遠傷害的判令。

4.3  以事論事,例如由19991月,香港終審法院對吳嘉玲案作出判後,引發了香港政府的向全國人大提請釋法,最終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在出生時父或母都未成為香港居民的人士沒有居港權。而在20017月終審判決的莊豐源案,再次觸發香港政府就此審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釋法要求,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卻作出聲明,指「香港特區終審法院七月二十日對莊豐源案的判決,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解釋不盡一致,我們對此表示關注。」從上述個案,我們看到香港由英治而回歸中國後,本地法院角色在憲制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簡而言之,今天香港法院的從屬問題變得模糊,雖然今天香港法院的審判權來自基本法,而香港的宗主國是中國,香港法院卻似乎很欒意自把自為地解釋基本法的涵意和應用。本會盼望香港法院在面對有潛在重大爭議的事情上﹝不單只是外交和軍事上﹞多尋求合適的法律諮詢,以便能有效地確立一套明確的憲制解釋基制,以避免諸如上述莊豐源案的偏離人大釋法的判令重演。

4.4  本會今次是懷著無奈的心情來不反對香港政府對婚姻法例作出修訂,目的是希望彰顯本會對法治的尊重。不過,若日後事情出現重大的變化和對社會構成傷害,我們會保留以民間團體尋求人大釋法的權利,因為基本法承諾香港回歸後50年不變﹝大致指不會嚴重偏離本港在回歸前所享有的各種福利和資本主義制度﹞,在面對本港的基本建制如一男一女婚姻的基礎被顯著侵害時,我們實在不能默不作聲,否則我們難以向自己和我們的子女交代,更是辜負了祖國給香港的好意和制定基本法時的厚愛。

此致
立法會2014年婚姻(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

愛護家庭家長協會會長上

Tuesday, October 29, 2013

護家協會給有關當局公開信:反對隨便改動現行的婚姻法例

(一)  前題

1.1    本會的宗旨是「愛護家庭,建設社會」。

1.2    本會就早前終審法院就變性人W君婚權上訴案的判決表示遺憾,因為一旦傳統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被改動,實在是為將來非一男一女的婚姻結合開了綠燈,起碼亦為非一男一女的婚姻締造了一個法律空隙,最終可能淡化以至損害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屆時,恐怕香港社會便喪失一個行之以久和行之有效的婚姻基礎,結果要因此付上沉重代價!

1.3    當然,我們明白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所以我們會尊重法庭的決定,特別在相關判決未被推翻或未有相關法例對有關事項加以修正前,我們都尊重現行法例和有效的案例指引。本會就W君婚權案的終院判決,曾諮詢一些法律意見,其中有意見如後:

有關當局不必為傳統婚姻另行立法或修訂現有婚姻條例之主要內容,只要有關當局在日後對婚姻註冊程序作出些微的修改,即不再硬性要求申請結婚人士提交出世紙,並容許相關人士以身份證來核實其身份及性別,則類似W君的個案便能順利通過結婚的法定條件,並能落實相關的終院判決指令。此外,對於其他跟W君之處境有明顯分別的變性人士,例如正在申請變性的人士或只進行了部份(partial)常規變性手術的人士﹝據知有女性變男性的個案中,當事人只進行了切除乳房的手術而繼續保留其本來的女性生殖器官﹞。以上跟W君有明顯分別的變性人士的婚權,明顯是超出了相關終院判決的適用範圍。

1.4    相關終院的判詞﹝FACV No. 4 of 2012節錄如下﹝見: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lrs/common/ju/ju_frame.jsp?DIS=87115&currpage=T)
124.       On that basis, we hold that a transsexual in W’s situation, that is, one who has gone through full SRS, should in principle be granted a declaration that, consistently with Article 37 of the Basic Law and Article 19(2) of the Bill of Rights, she is in law entitled to be included as “a woman” within the meaning of MO section 40 and MCO section 20(1)(d) and therefore eligible to marry a man.  We would not seek to lay down a rule that only those who have had full gender reassignment surgery involving both excising and reconstructive genital surgery, qualify.  We leave open the question whether transsexual persons who have undergone less extensive treatment might also qualify.

137.     It is with such disadvantages in mind that we have refrained, at least at this stage, from attempting any judicial line-drawing of our own, contenting ourselves with declaring that a person in W’s post-operative situation does qualify and leaving it open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others who have undergone less extensive surgical or medical intervention may also qualify. 

147.     If such legislation does not eventuate, it would fall to the Courts, applying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statutory provisions and the rules of common law, to decide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implications of recognizing an individual’s acquired gender for marriage purposes as and when any disputed questions arise.  That would not, in our view, pose insuperable difficulties.

1.5    我們十分擔憂,若香港的傳統婚姻制度一旦被改動脫離一男配一女的結合而變為任何兩個﹝或多個﹞成年人的結合,則不單會造成婚姻以至家庭的混亂,更會造成對社會及我們後代的衝擊和破壞,事實上現時本地的婚姻與家庭已因為一籃子的因素﹝包括貧富懸殊、工作及教育的壓力、重金錢實利而輕視婚姻和家庭之價值、只強調自由人權而忽視集體承擔等等﹞變得不穩和充滿張力,若一男一女婚姻建制被改動以至破壞,則必會導致以下問題:
a)  婚姻會變得混亂和鬆散,因婚姻的離離合合會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b)  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對婚姻的期望和尊重會繼續降低。
c)  內地跨性別人士會被吸引來港結婚,導致現時的中港張力和矛盾加劇。
d)  香港社會和政府要為因傳統婚姻被沖淡,因而失卻它本來的凝聚力,並衍生出來的問題和困境付上沉重代價﹝包括顯著公帑支出﹞。
e)  本地華裔市民﹝特別是原居民﹞因傳統婚姻被破壞會感到不滿和憤怒。
f)  婚權改動亦會引發原居民的產業權﹝如丁屋權﹞的繼承和權益問題,加重社會的對立和怨氣!

(二)  本會的建議

2.1    本會認為有關當局應先集中精力處理和化解現時社會上更逼切的問題,如政改、樓價過高和居住問題、因應大陸近年跟香港的互動所產生的不協調問題﹝如奶粉供應、由幼兒以至高等教育的學額不足問題﹞,人口老化和青少年就業問題等,都逼在眉睫!然後再深入研究和處理改變現有婚姻建制的問題。原則是以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來解決問題,並為香港締造一個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基礎。

2.2    我們懇切呼求各位在位的官員及議員們,凡事都得從大處著想,相信大家都不會反對安居樂業的訴求,我們亦不反對香港要按著世界的轉變而作出調整, 我們更呼籲香港的領袖們,不要為邀功而妄作主張或挑起爭端,否則港人就難以安居樂業了

2.3    預防勝於治療,政府應制訂一套對家庭、德育的友善政策,以推動社會以實際及正面的行動如透過針對性的扶貧措施、講求實效的教育方案、家校合作和邀請其他維護家庭組織/網絡等來促進安居樂業和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的願景。

2.4    在制定相關措施時,有關當局應以科學的數據和研究來制定一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和措施,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

(三)  其他相關意見

3.1    我們同意作為一個面積細小而開放的地區,香港難獨善其身,在制訂相關法制時,實應跟周邊﹝特別是國內﹞的情況和處境一併考慮以維護一國兩制和香港與國家的良性互動勢頭。

3.2    性解放和同志運動gay activism的擴張已造成對傳統婚姻和家庭的威脅和衝擊;而對同性或跨性別性行為只許贊同,不許反對的趨勢,實已導致另一種霸權的出現!香港急切需保障穩定的婚姻及和諧的家庭生活,以締造一個健康背境來理順本港的其他爭拗,所以各界應維護一男一女的婚姻,政府亦應制定和執行家庭友善政策。這亦切合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主張。

3.3    我們呼籲政府和各界能多作良性溝通,特別是議員們應善用他們的權力和資源來疏解矛盾,建設社會而不是混水摸魚!有關當局要注意現時的系統風險,包括財政、行政、立法以至施政效能等限制,針對如本港的金融、法治以至是會影響香港的安定與繁榮的問題,我們祈盼政府和社會賢達們要有遠見,我們支持以民主協商方式解決問題,當然,在重大而必須透過法院解決的問題,香港要依法辦事;就一些會影響中港關係的事情,我們支持有關當局應更主動地尋求必要的人大釋法;因為一國兩制是個新的事物和考驗,合理的釋法可減少本港跟祖國的不協調和衝突,有利香港安定繁榮。

3.4    提到釋法,本會明白有一部份港人是憂心忡忡的,我們假定這憂心是基於上世紀在中國出現的一些混亂和歪象所至﹝如文革和階級鬥爭等﹞,若是如此,港人是需要時間和合理空間來釋除疑慮的;故此,我們更希望見到相關政府或法律界安排定時的官方或半官方交流;促進如何在中國主權下讓香港能更有效體現一國兩制原則的常規機制,以便利中港的法務人員對一些較敏感和互為影響的事情作出交流和協調,一方面可減少釋法的次數,同時又能強化中港互信互助的良性互動。

此致
特首辦公室﹝煩交梁振英先生﹞
  
愛護家庭家長協會 會長 黎浩華 上
================本文完結 (End of Document) =================

副本送終院首席法官及各行政及立法會議員

Tuesday, June 18, 2013

Our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Obama of USA

Dear President Obama,
Date: 18th June 2013 

We were shocked, indeed outraged, when the Guardian published on June 9th the NSA surveillance scandal as revealed by Mr. Edward Snowden. We wish to thank and applaud the courage of and sacrifice made by Mr. Snowden in exposing the PRISM surveillance scandal masterminded by the NSA of the United States. Our gratitude also goes to the journalist Mr. Glenn Greenwald and his team in publishing the content of the scandal against the wish of the Big Brother of the world.

As Hongkongers, we have had the inclination to regard the Western norms as modern and advanced. Indeed, we would certainly choose to live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as freemen instead of one which is ruled by tyranny or despotism. However, we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impressed by such slogans as “we are the justice (protector, standards, etc.) of the world”. By looking at what Uncle Sam has been doing and advocating in recent eras, the world today is still far from the ideal and admiration longed for by many of our forefathers.

Coming back to the PRISM scandal, we wish to ask you to offer a clear and justified explanation to the people being monitored or affected by the NSA surveillance program, especially those outside of the USA. Obviously, we would like to know how far and how deep we, Hongkongers, have been monitored and our privacy invaded. We deserve to know the reasons behind any such similar surveillance actions or programs. Even though we are not Americans, we do wish to question your integrity in terms of your pledges of civil liberties and greater transparency made during your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he past.

Why should we suffer such infringement upon our privacy and sovereignty which are so much treasured by the people of the civilized world? To say the least, the PRISM surveillance can easily create injustice and damage to its targets, those being accused unilaterally and subjectively by the NSA secret services. Indeed, there is no convincing check and balance visible to the public.

We happened to notice that one of our friendly NGO’s, namely, the Federation of the Yau Tsim Mong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YTM PTA) has surprisingly been pinpointed by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in its 2012 China Human Rights Report. The apparent reason is simply that the chairperson of the YTM PTA has made some remarks to the effect that the parents have a concern over the controversial legislation to forbid the so-called sexual orientation discrimination. Besides the question of reverse discrimination, most issues concerning sexual orientation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globally today. Even in USA, different states deal with the issues differently. Furthermore, Section 3 under Article 26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states that parents have a prior right to choose the kind of education that shall be given to their children. The remarks by the said chairperson are mainly an expression of her wish to uphold the concerned parental right.

As far as we know,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is so bureaucratic as to ignore a written request from the said NGO for an explanation of why and how the NGO was pinpointed. Coupled with Snowden’s revelation, we believe t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are being wiretapped and monitored by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electronically. If such were the case, the world’s Big Brother is truly engaged in a massive surveillance program to terrorize the world!

Even if we accept the pretexts based on national security and safety for NSA’s secret surveillance, one could hardly be convinced that such snooping efforts are effective and justified. The recent Boston bombing incident is clearly a counter example as Russian authorities alerted the U. S. several years ago that the Tsarnaev brothers were potential trouble makers. According to news.investors.com, (see also Is Islam the most favored religion?) while the White House assures that tracking US citizens’ phone calls and keystrokes is to stop terrorists, and yet it won't snoop in mosques ever since 2011 which could explain why the Tsarnaev brothers were missed. The recent scandal of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 targeting conservative-oriented groups in the States is another tip of the iceberg implicating the heavily biased politics in US. Thus, our belief and queries on the legitim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NSA surveillance program are well-founded with prima facie evidence.

Let us suggest to you that you should honestly and conscientiously re-examine the NSA surveillance and such programs. Should you conclude that the programs are indispensable, people outside the States (at least) should be given justified and convincing justifications accordingly. As Chinese, we wish to tell a Confucian proverb to you, namely, “Don'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others do to you.” Since you admit you are a Christian, let us also share with you Jesus’ teaching: do to others whatever you would like them to do to you (Matt. 7:12).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Howard Lai,
President, Parents for The Family Association.

Email: parents4family@gmail.com (R.S.V.P.-No secret service, please)